2018年5月10日
1引言1.1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方法1.1.1選題背景2010年3月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中國的城市化快速推進,目前全球一共有961個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而這其中就有236個城市就在中國,中國城市化率達到47%[①],F今中國城鎮化率更是達到了57.35%,短短8年時間就增加了十個百分點。但是城市的高速擴張,在帶來正面效應的同時,也導致了諸如空間狹小、交通擁擠、空氣污濁、焦慮加重等問題。城市市民迫切想要放歸自己、愉悅身心、了解自然生態,返璞歸真的愿望十分強烈,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包括雙休、五一在內的閑暇時間增多,這為城市近郊旅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休閑農業這一新興業態的發展,2019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中明確:“積極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效用,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創建水平,加大美麗鄉村推介力度!2019年4月份,農業部在浙江安吉又牽頭組織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發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安機倡議》,用實際行動大力開創休閑農業發展的新局面。2018年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更強調要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引和方向上的指導!逗幽鲜 笆濉鞭r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都市型生態農業,積極發展集體休閑體驗、觀光度假、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業園區、創意農業園區、農業主題公園、觀光采摘園和休閑農莊,建成一批都市生態農業連片示范區!笨梢哉f,未來一段時期,休閑農業正處在利好的政策機遇期。中牟縣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休閑觀光農業發展上勢頭很足。閑時去中牟旅游已經成為附近城市居民的首要選擇,同時全域休閑產業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在由傳統農業產業模式向環保生態、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的都市型生態農業過轉變程中,規劃建設了500余平方公里的都市型生態農業示范區和9010畝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得正視劣勢,這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現在中牟縣的休閑觀光農業面臨著一些問題,諸如資金短缺融資難,宣傳力度不強、品牌效應弱,土地流轉困難重重,農產品品牌保護力度不夠 ,缺乏規劃、生態環境一定程度遭到破壞等。如何破解當前面臨的難題,保持行業穩步發展,從而有效提高當地休閑觀光農業的競爭力,是現今面臨的主要任務。1.1.2研究意義從理論角度來看,此次研究通過實踐考察中牟縣不同休閑觀光農業模式發展的歷程和現狀,找出比較優勢所在和不足之處,同時充分結合國內國外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文獻等,得出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特征和近些年休閑農業的行業發展規律。除此外,本研究結合當前社會發展態勢和中牟縣的現狀,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經營形式提出一個新的方向,就是充分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走“互聯網+休閑農業”的路子,對后續研究的開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從現實需要來看,近年來盡管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及依托鄭州和周邊城市,中牟縣休閑農業取得了突出成績,但相比國內一些起步早發展好的休閑農業區還是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說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國家、日本、臺灣相比,故而通過此次研究,在找到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對策,從而更好實現生產要素的集中和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提檔升級。1.1.3研究方法研究文獻法。利用學校圖書館所藏圖書、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資源等系統收集研究休閑農業的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為本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撐。現場訪談法。主要通過與園區、企業采摘園工作人員現場訪談,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和經營管理問題。請教部分專家學者,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歷程、發展問題和發展態勢。對消費者進行談話式訪問,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特點,及以切身體會,提出對當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意見建議。SWOT分析方法。運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發掘發展自身優勢與機遇,從而把握好整體的發展方向,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1.2相關文獻綜述1.2.1休閑農業的相關概念及功能研究在1865的意大利,以“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為開端,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的旅游方式開始首次出現,經過百年的發展,農村休閑旅游逐步受到大家的認可,相應地,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從休閑農業的概念釋義到功能研究,再到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眾多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自己的研究結果,支撐起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對休閑農業的解釋不盡相同,如Village Tourism(村莊旅游)、Rural Tourism(鄉村旅游)、Farm tourism(農場旅游)等。而“休閑農業”一詞,則是在1989年由臺灣學界率先提出,因為對于休閑農業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專家學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及其立足的理論基礎不同,所以認識也各有不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將休閑農業定義為發生在鄉村,尤其是偏遠鄉村的旅游活動。一些國外學者對休閑農業的定義匯總見表1-1:表1-1 國外學者定義匯總國外學者休閑農業定義年份Gilbert Tung農戶提供食宿,使城市居民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體驗休閑娛樂的一種活動項目1998Davies等屬于鄉村旅游,游客支付相關費用,可住宿下來,參與和體驗農村的生活方式1999Roberts城市居民為了擺脫生活壓力而遠離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到農村體驗一些休閑娛樂活動2002Clarke屬于一種旅游性活動,可以使城市的居民下鄉體驗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2004Weaver等在營運的狀態下,農場和商業性旅游有效結合的經營活動2006Ilbery等一項不同于其他的農場化企業模式,是7種“農場事業發展途徑”當中的一個種類2008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在農村組織開展的旅游休閑項目,具備了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特性2010Deborahetal是一項農業經營生產活動,目的就是休閑娛樂,集農業體驗、教育、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形式2019Sonnino農村家庭提供的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接待活動2019資料來源:范水生,朱朝枝. 2011.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 (02):72-78.白有光(2002)認為觀光農業是有機地把旅游業和農業聯結在一起,利用農村廣大空間和農業獨特景觀,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品味品嘗、放松休閑、勞動勞作、消費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余美珠(2004)強調休閑農業的旅游格性,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在把旅游與鄉村的各種要素相結合基礎上, 讓觀光者體驗到不同于城市風情的鄉村旅游活動。王云才等(2005)認為,作為休閑產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生產業,在通過開發農業、農村資源基礎上,滿足城市旅游者的休閑需求。趙國如(2009)認為休閑農業可以表述為觀光農業、田園農業、農村旅游等經營方式,盡管這些表述各不相同,但都能夠被休閑農業的內涵和外延所涵蓋。卿前龍用下圖來展示對休閑產業架構的外延劃分,可以看出,他把休閑與傳統上的一二三產業相結合,從而延伸出休閑第一產業,休閑第二產業,休閑第三產業,休閑農業作為一個分支,單列在休閑第一產業下,具體休閑產業架構見圖1-1:
1.1.1選題背景2010年3月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提到:中國的城市化快速推進,目前全球一共有961個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而這其中就有236個城市就在中國,中國城市化率達到47%[①],F今中國城鎮化率更是達到了57.35%,短短8年時間就增加了十個百分點。但是城市的高速擴張,在帶來正面效應的同時,也導致了諸如空間狹小、交通擁擠、空氣污濁、焦慮加重等問題。城市市民迫切想要放歸自己、愉悅身心、了解自然生態,返璞歸真的愿望十分強烈,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增加,包括雙休、五一在內的閑暇時間增多,這為城市近郊旅游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地方政府,都在大力支持休閑農業這一新興業態的發展,2019年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中明確:“積極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效用,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創建水平,加大美麗鄉村推介力度!2019年4月份,農業部在浙江安吉又牽頭組織了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大會,發出《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安機倡議》,用實際行動大力開創休閑農業發展的新局面。2018年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中,更強調要構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理論上的指引和方向上的指導!逗幽鲜 笆濉鞭r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大力推進都市型生態農業,積極發展集體休閑體驗、觀光度假、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休閑農業園區、創意農業園區、農業主題公園、觀光采摘園和休閑農莊,建成一批都市生態農業連片示范區!笨梢哉f,未來一段時期,休閑農業正處在利好的政策機遇期。中牟縣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在休閑觀光農業發展上勢頭很足。閑時去中牟旅游已經成為附近城市居民的首要選擇,同時全域休閑產業布局已經初步形成,在由傳統農業產業模式向環保生態、休閑度假、觀光旅游的都市型生態農業過轉變程中,規劃建設了500余平方公里的都市型生態農業示范區和9010畝的現代農業示范區。然而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得正視劣勢,這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現在中牟縣的休閑觀光農業面臨著一些問題,諸如資金短缺融資難,宣傳力度不強、品牌效應弱,土地流轉困難重重,農產品品牌保護力度不夠 ,缺乏規劃、生態環境一定程度遭到破壞等。如何破解當前面臨的難題,保持行業穩步發展,從而有效提高當地休閑觀光農業的競爭力,是現今面臨的主要任務。1.1.2研究意義從理論角度來看,此次研究通過實踐考察中牟縣不同休閑觀光農業模式發展的歷程和現狀,找出比較優勢所在和不足之處,同時充分結合國內國外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文獻等,得出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現狀特征和近些年休閑農業的行業發展規律。除此外,本研究結合當前社會發展態勢和中牟縣的現狀,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經營形式提出一個新的方向,就是充分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走“互聯網+休閑農業”的路子,對后續研究的開展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從現實需要來看,近年來盡管通過自身不懈努力及依托鄭州和周邊城市,中牟縣休閑農業取得了突出成績,但相比國內一些起步早發展好的休閑農業區還是有很大差距,更不用說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如歐洲國家、日本、臺灣相比,故而通過此次研究,在找到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建議對策,從而更好實現生產要素的集中和優化配置,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提檔升級。1.1.3研究方法研究文獻法。利用學校圖書館所藏圖書、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資源等系統收集研究休閑農業的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為本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撐。現場訪談法。主要通過與園區、企業采摘園工作人員現場訪談,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和經營管理問題。請教部分專家學者,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歷程、發展問題和發展態勢。對消費者進行談話式訪問,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特點,及以切身體會,提出對當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意見建議。SWOT分析方法。運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發掘發展自身優勢與機遇,從而把握好整體的發展方向,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1.2相關文獻綜述1.2.1休閑農業的相關概念及功能研究在1865的意大利,以“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為開端,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的旅游方式開始首次出現,經過百年的發展,農村休閑旅游逐步受到大家的認可,相應地,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從休閑農業的概念釋義到功能研究,再到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眾多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自己的研究結果,支撐起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對休閑農業的解釋不盡相同,如Village Tourism(村莊旅游)、Rural Tourism(鄉村旅游)、Farm tourism(農場旅游)等。而“休閑農業”一詞,則是在1989年由臺灣學界率先提出,因為對于休閑農業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專家學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及其立足的理論基礎不同,所以認識也各有不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將休閑農業定義為發生在鄉村,尤其是偏遠鄉村的旅游活動。一些國外學者對休閑農業的定義匯總見表1-1:表1-1 國外學者定義匯總國外學者休閑農業定義年份Gilbert Tung農戶提供食宿,使城市居民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體驗休閑娛樂的一種活動項目1998Davies等屬于鄉村旅游,游客支付相關費用,可住宿下來,參與和體驗農村的生活方式1999Roberts城市居民為了擺脫生活壓力而遠離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到農村體驗一些休閑娛樂活動2002Clarke屬于一種旅游性活動,可以使城市的居民下鄉體驗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2004Weaver等在營運的狀態下,農場和商業性旅游有效結合的經營活動2006Ilbery等一項不同于其他的農場化企業模式,是7種“農場事業發展途徑”當中的一個種類2008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在農村組織開展的旅游休閑項目,具備了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特性2010Deborahetal是一項農業經營生產活動,目的就是休閑娛樂,集農業體驗、教育、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形式2019Sonnino農村家庭提供的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接待活動2019資料來源:范水生,朱朝枝. 2011.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 (02):72-78.白有光(2002)認為觀光農業是有機地把旅游業和農業聯結在一起,利用農村廣大空間和農業獨特景觀,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品味品嘗、放松休閑、勞動勞作、消費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余美珠(2004)強調休閑農業的旅游格性,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在把旅游與鄉村的各種要素相結合基礎上, 讓觀光者體驗到不同于城市風情的鄉村旅游活動。王云才等(2005)認為,作為休閑產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生產業,在通過開發農業、農村資源基礎上,滿足城市旅游者的休閑需求。趙國如(2009)認為休閑農業可以表述為觀光農業、田園農業、農村旅游等經營方式,盡管這些表述各不相同,但都能夠被休閑農業的內涵和外延所涵蓋。卿前龍用下圖來展示對休閑產業架構的外延劃分,可以看出,他把休閑與傳統上的一二三產業相結合,從而延伸出休閑第一產業,休閑第二產業,休閑第三產業,休閑農業作為一個分支,單列在休閑第一產業下,具體休閑產業架構見圖1-1:
1.1.3研究方法研究文獻法。利用學校圖書館所藏圖書、CNKI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維普資源等系統收集研究休閑農業的文獻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為本研究提供全面的理論支撐。現場訪談法。主要通過與園區、企業采摘園工作人員現場訪談,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當前的發展現狀和經營管理問題。請教部分專家學者,了解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歷程、發展問題和發展態勢。對消費者進行談話式訪問,了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特點,及以切身體會,提出對當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意見建議。SWOT分析方法。運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發掘發展自身優勢與機遇,從而把握好整體的發展方向,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科學發展。1.2相關文獻綜述1.2.1休閑農業的相關概念及功能研究在1865的意大利,以“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為開端,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的旅游方式開始首次出現,經過百年的發展,農村休閑旅游逐步受到大家的認可,相應地,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從休閑農業的概念釋義到功能研究,再到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眾多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自己的研究結果,支撐起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對休閑農業的解釋不盡相同,如Village Tourism(村莊旅游)、Rural Tourism(鄉村旅游)、Farm tourism(農場旅游)等。而“休閑農業”一詞,則是在1989年由臺灣學界率先提出,因為對于休閑農業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專家學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及其立足的理論基礎不同,所以認識也各有不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將休閑農業定義為發生在鄉村,尤其是偏遠鄉村的旅游活動。一些國外學者對休閑農業的定義匯總見表1-1:表1-1 國外學者定義匯總國外學者休閑農業定義年份Gilbert Tung農戶提供食宿,使城市居民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體驗休閑娛樂的一種活動項目1998Davies等屬于鄉村旅游,游客支付相關費用,可住宿下來,參與和體驗農村的生活方式1999Roberts城市居民為了擺脫生活壓力而遠離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到農村體驗一些休閑娛樂活動2002Clarke屬于一種旅游性活動,可以使城市的居民下鄉體驗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2004Weaver等在營運的狀態下,農場和商業性旅游有效結合的經營活動2006Ilbery等一項不同于其他的農場化企業模式,是7種“農場事業發展途徑”當中的一個種類2008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在農村組織開展的旅游休閑項目,具備了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特性2010Deborahetal是一項農業經營生產活動,目的就是休閑娛樂,集農業體驗、教育、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形式2019Sonnino農村家庭提供的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接待活動2019資料來源:范水生,朱朝枝. 2011.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 (02):72-78.白有光(2002)認為觀光農業是有機地把旅游業和農業聯結在一起,利用農村廣大空間和農業獨特景觀,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品味品嘗、放松休閑、勞動勞作、消費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余美珠(2004)強調休閑農業的旅游格性,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在把旅游與鄉村的各種要素相結合基礎上, 讓觀光者體驗到不同于城市風情的鄉村旅游活動。王云才等(2005)認為,作為休閑產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生產業,在通過開發農業、農村資源基礎上,滿足城市旅游者的休閑需求。趙國如(2009)認為休閑農業可以表述為觀光農業、田園農業、農村旅游等經營方式,盡管這些表述各不相同,但都能夠被休閑農業的內涵和外延所涵蓋。卿前龍用下圖來展示對休閑產業架構的外延劃分,可以看出,他把休閑與傳統上的一二三產業相結合,從而延伸出休閑第一產業,休閑第二產業,休閑第三產業,休閑農業作為一個分支,單列在休閑第一產業下,具體休閑產業架構見圖1-1:
1.2.1休閑農業的相關概念及功能研究在1865的意大利,以“農業與旅游全國協會”為開端,休閑農業作為新型的旅游方式開始首次出現,經過百年的發展,農村休閑旅游逐步受到大家的認可,相應地,研究休閑農業的理論也隨之發展,從休閑農業的概念釋義到功能研究,再到休閑農業發展模式研究,眾多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自己的研究結果,支撐起休閑農業的長遠發展。在國際學術研究上,對休閑農業的解釋不盡相同,如Village Tourism(村莊旅游)、Rural Tourism(鄉村旅游)、Farm tourism(農場旅游)等。而“休閑農業”一詞,則是在1989年由臺灣學界率先提出,因為對于休閑農業的概念由于不同的專家學者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及其立足的理論基礎不同,所以認識也各有不同。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和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將休閑農業定義為發生在鄉村,尤其是偏遠鄉村的旅游活動。一些國外學者對休閑農業的定義匯總見表1-1:表1-1 國外學者定義匯總國外學者休閑農業定義年份Gilbert Tung農戶提供食宿,使城市居民在典型的農村環境中體驗休閑娛樂的一種活動項目1998Davies等屬于鄉村旅游,游客支付相關費用,可住宿下來,參與和體驗農村的生活方式1999Roberts城市居民為了擺脫生活壓力而遠離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到農村體驗一些休閑娛樂活動2002Clarke屬于一種旅游性活動,可以使城市的居民下鄉體驗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2004Weaver等在營運的狀態下,農場和商業性旅游有效結合的經營活動2006Ilbery等一項不同于其他的農場化企業模式,是7種“農場事業發展途徑”當中的一個種類2008Arie ReichelOded LowengartAdy Milman在農村組織開展的旅游休閑項目,具備了農村地區生產生活的特性2010Deborahetal是一項農業經營生產活動,目的就是休閑娛樂,集農業體驗、教育、娛樂等為一體的活動形式2019Sonnino農村家庭提供的與農業經營有關的接待活動2019資料來源:范水生,朱朝枝. 2011.休閑農業的概念與內涵原探[J].東南學術, (02):72-78.白有光(2002)認為觀光農業是有機地把旅游業和農業聯結在一起,利用農村廣大空間和農業獨特景觀,吸引城市游客前來觀光游覽、品味品嘗、放松休閑、勞動勞作、消費購物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余美珠(2004)強調休閑農業的旅游格性,認為休閑農業就是在把旅游與鄉村的各種要素相結合基礎上, 讓觀光者體驗到不同于城市風情的鄉村旅游活動。王云才等(2005)認為,作為休閑產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休閑農業是一種新生產業,在通過開發農業、農村資源基礎上,滿足城市旅游者的休閑需求。趙國如(2009)認為休閑農業可以表述為觀光農業、田園農業、農村旅游等經營方式,盡管這些表述各不相同,但都能夠被休閑農業的內涵和外延所涵蓋。卿前龍用下圖來展示對休閑產業架構的外延劃分,可以看出,他把休閑與傳統上的一二三產業相結合,從而延伸出休閑第一產業,休閑第二產業,休閑第三產業,休閑農業作為一個分支,單列在休閑第一產業下,具體休閑產業架構見圖1-1:
1.2.2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研究對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國內學者作了較深入的研究,但因所在地區休閑農業發展程度不同、研究角度不同等原因,總結出的發展模式也各有不同。舒伯陽等(2006)根據在休閑農業中農民參與度的大小,把休閑農業分為兩類,既是直接與間接主體模式。鐘平(2019)將休閑農業發展模式分為四類,一是運用當地特色農產品來發展休閑農業,二是運用特色資源發展來休閑農業,三是運用獨特的民風民俗來發展休閑農業,四是運用豐富獨特的自然資源來發展休閑農業。張姝然(2019)提出我國休閑農業目前主要有以田園觀光旅游、農家樂、休閑度假、科普知識教育、回歸自然、鄉土民俗風情、村落古建文化等為側重點的發展模式。張亞玲(2019),認為我國休閑農業有市場拉動型,產業支撐型,景區帶動型,企業集群型四種經營形態。1.2.3文獻評述綜上所述,雖然有學者已經對休閑農業發展課題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我國休閑農業的研究起步較晚,并且是滯后于實踐的,加之研究各有側重,所以我國的學者對休閑農業還沒有形成的高度統一的認識,因此學者們也沒有對休閑農業進行統一的定義,并且在研究中存在兩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一是實地調查研究少而理論分析較多,缺少大量詳實的數據資料來分析休閑農業的運行情況,有閉門造車的嫌疑。二是側重于微觀,熱衷于個案,同時具體可操作性較少提及,沒有實施系統化的研究,研究成果對現實指導意義不大,所以說,以后我們在對休閑農業的研究中,還是首先擱置爭議,注重調查研究,多看重其實際操作性,多追求對現實的指導意義。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狀況2.1中牟縣概況2.1.1自然地理概況自然資源稟賦決定了農業發展的程度,也影響著休閑旅游景色的整體質量,進而決定著休閑農業吸引游客的能力。而本文的研究對象中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帶,北瀕黃河,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達616毫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農耕期多達 309 天,有高達240天的無霜期,這為多種植物生長和農作物復種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其中大蒜、西瓜、花生、等是中牟特色農產品,優越的自然環境帶來了豐富的農業資源,這是中牟縣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最大的優勢。同時中牟縣處鄭州、開封之間,與二者相距的車程均不過30分鐘,交通便利,連霍高速在縣城北11公里處穿過,極大便利了鄭州北環和西環的市民來中牟參觀游玩,加之鄭州國際機場也僅僅距離縣城28公里,機場高速可以快速高效地帶來大批游客,同時京港澳高速從縣域西部橫穿而過,鄭汴城市快速通道、隴?焖俾泛陀媱澖ㄔO的地鐵4號線,更是極大地節約了鄭州和開封市民到中牟的行車時間,便捷的交通使得鄭、汴城市居民進入中牟休閑度假異常方便。2.1.2歷史文化概況中牟縣位于黃河之濱,黃河在縣域北面呼嘯流過,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和見證地,中牟縣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背景,縣域內眾多的文物遺跡交相輝映。據上世紀文物普查情況得知,全縣擁有百余處古文化遺產遺址,主要有仰韶文化遺址、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也涌現出了包括朱固村、官渡橋村等具有鮮明風格的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出土的珍貴文物有龍山文化遺址的古磨棒、鏤空鼎足、古磨盤,裴李崗文化遺址的灰陶器,仰韶文化遺址的沙質陶鼎、古斧等,這些世所罕見的文物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珍品,是中某縣悠久文化傳統的見證者。同時,境內著名古跡還有戰國時期的梁惠王墓,建于宋代的壽圣寺雙塔、賢王趙德芳墓等,多重歷史重大事件使得中牟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旅游紀念意義。2.1.3經濟發展概況作為鄭州都市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的中心區域,中牟縣處于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帶上,尤其是近年來在科學確立“三大主導產業”(汽車產業、時尚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都市生態農業三大產業),打造三個產業園區(汽車服務業博覽園、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樹立三個“一千”目標(汽車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旅游人數達到千萬人次,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千億元)過程中,深入發掘了發展潛力,凝聚了發展動力。據《中牟縣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述,中牟縣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9億元,是2011年19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的1.5倍,年均增長高達9.3%,在經濟的突飛猛擊中,文化旅游產業隨之生長壯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的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面積達到132平方公里,現已累計引進項目58個,華強、海昌等優質文化企業相繼入駐,同時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50余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海寧皮革城、綠博園、方特、杉杉奧特萊斯等項目相繼投產運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中牟縣因此被評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縣和全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縣。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見圖2-1:
圖2-1 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統計圖2.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概況在2010年,為持續推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中牟縣提出了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在縣域經濟中的突出地位,由此帶來了近年來持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牟縣的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末的12.8:50.3:36.9調整升級為2019年末的8:32:60,現代產業結構體系的構建,為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截止2019年底,全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00余家,建成了晨明、匯藝、天邦、茂源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園數十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倍增長,萬畝西瓜、草莓、大孟鎮寬海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更加完善。生態建設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環境,才能吸引來游客,才能留得住游客。截止2019年底,全縣共建成各類總計980公里的155條生態廊道。實施了雁鳴湖生態水系、賈魯河生態水系、三劉寨灌區中央湖引黃調蓄等7大生態水系工程,水域面積新增了1500余公頃。同時以新建的3個森林公園為抓手,帶動群眾新增綠化面積6500公頃,使得全縣林地面積總計高達3.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在積極開展常態精細化大氣污染防范治理工作的基礎上,中牟縣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榮獲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單位的市、縣,由此持續優化了鄉村人居環境。全縣共涌現出一大批生態鎮生態村,其中有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的雁鳴湖鎮,包括白沙鎮、官渡鎮在內的省級生態鎮4個、包括雁鳴湖鎮韓寨村、姚家鎮姚家村在內的生態村23個,為休閑農業搭建了優質平臺。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中牟縣生態農業漸成格局,2019年中牟縣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八百多億元,旅游人數達一千萬人次,閑時就近到中牟休閑旅游的人數持續增多,休閑農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見圖2-2:圖2-2 2019年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圖2.3中牟縣休閑農業不同的發展模式2.3.1農家樂我們現今所說的“農家樂”旅游模式,最初是借鑒國外的鄉村旅游但同時帶著及其鮮明的農家印跡,這種產業模式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消費點,以城市市民為主要目標群體,提供吃住游玩為一體的旅游場所總稱。農家樂依托的是好看的自然田園景色,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能夠極大地舒緩都市人所面臨的各種精神壓力,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中牟縣依托草莓種植的優勢,并結合域內河湖水塘眾多的優勢,注重開發以草莓采摘、垂釣燒烤為主農家樂旅游形式。比較有名的是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羅宋村草莓合作社、岳氏草莓采摘基地、萬灘鎮桃園農家樂、鄭開垂釣基地、渠首漁村等。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狀況2.1中牟縣概況2.1.1自然地理概況自然資源稟賦決定了農業發展的程度,也影響著休閑旅游景色的整體質量,進而決定著休閑農業吸引游客的能力。而本文的研究對象中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帶,北瀕黃河,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達616毫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農耕期多達 309 天,有高達240天的無霜期,這為多種植物生長和農作物復種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其中大蒜、西瓜、花生、等是中牟特色農產品,優越的自然環境帶來了豐富的農業資源,這是中牟縣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最大的優勢。同時中牟縣處鄭州、開封之間,與二者相距的車程均不過30分鐘,交通便利,連霍高速在縣城北11公里處穿過,極大便利了鄭州北環和西環的市民來中牟參觀游玩,加之鄭州國際機場也僅僅距離縣城28公里,機場高速可以快速高效地帶來大批游客,同時京港澳高速從縣域西部橫穿而過,鄭汴城市快速通道、隴?焖俾泛陀媱澖ㄔO的地鐵4號線,更是極大地節約了鄭州和開封市民到中牟的行車時間,便捷的交通使得鄭、汴城市居民進入中牟休閑度假異常方便。2.1.2歷史文化概況中牟縣位于黃河之濱,黃河在縣域北面呼嘯流過,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和見證地,中牟縣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背景,縣域內眾多的文物遺跡交相輝映。據上世紀文物普查情況得知,全縣擁有百余處古文化遺產遺址,主要有仰韶文化遺址、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也涌現出了包括朱固村、官渡橋村等具有鮮明風格的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出土的珍貴文物有龍山文化遺址的古磨棒、鏤空鼎足、古磨盤,裴李崗文化遺址的灰陶器,仰韶文化遺址的沙質陶鼎、古斧等,這些世所罕見的文物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珍品,是中某縣悠久文化傳統的見證者。同時,境內著名古跡還有戰國時期的梁惠王墓,建于宋代的壽圣寺雙塔、賢王趙德芳墓等,多重歷史重大事件使得中牟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旅游紀念意義。2.1.3經濟發展概況作為鄭州都市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的中心區域,中牟縣處于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帶上,尤其是近年來在科學確立“三大主導產業”(汽車產業、時尚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都市生態農業三大產業),打造三個產業園區(汽車服務業博覽園、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樹立三個“一千”目標(汽車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旅游人數達到千萬人次,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千億元)過程中,深入發掘了發展潛力,凝聚了發展動力。據《中牟縣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述,中牟縣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9億元,是2011年19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的1.5倍,年均增長高達9.3%,在經濟的突飛猛擊中,文化旅游產業隨之生長壯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的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面積達到132平方公里,現已累計引進項目58個,華強、海昌等優質文化企業相繼入駐,同時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50余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海寧皮革城、綠博園、方特、杉杉奧特萊斯等項目相繼投產運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中牟縣因此被評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縣和全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縣。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見圖2-1:
圖2-1 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統計圖2.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概況在2010年,為持續推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中牟縣提出了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在縣域經濟中的突出地位,由此帶來了近年來持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牟縣的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末的12.8:50.3:36.9調整升級為2019年末的8:32:60,現代產業結構體系的構建,為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截止2019年底,全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00余家,建成了晨明、匯藝、天邦、茂源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園數十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倍增長,萬畝西瓜、草莓、大孟鎮寬海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更加完善。生態建設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環境,才能吸引來游客,才能留得住游客。截止2019年底,全縣共建成各類總計980公里的155條生態廊道。實施了雁鳴湖生態水系、賈魯河生態水系、三劉寨灌區中央湖引黃調蓄等7大生態水系工程,水域面積新增了1500余公頃。同時以新建的3個森林公園為抓手,帶動群眾新增綠化面積6500公頃,使得全縣林地面積總計高達3.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在積極開展常態精細化大氣污染防范治理工作的基礎上,中牟縣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榮獲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單位的市、縣,由此持續優化了鄉村人居環境。全縣共涌現出一大批生態鎮生態村,其中有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的雁鳴湖鎮,包括白沙鎮、官渡鎮在內的省級生態鎮4個、包括雁鳴湖鎮韓寨村、姚家鎮姚家村在內的生態村23個,為休閑農業搭建了優質平臺。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中牟縣生態農業漸成格局,2019年中牟縣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八百多億元,旅游人數達一千萬人次,閑時就近到中牟休閑旅游的人數持續增多,休閑農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見圖2-2:圖2-2 2019年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圖2.3中牟縣休閑農業不同的發展模式2.3.1農家樂我們現今所說的“農家樂”旅游模式,最初是借鑒國外的鄉村旅游但同時帶著及其鮮明的農家印跡,這種產業模式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消費點,以城市市民為主要目標群體,提供吃住游玩為一體的旅游場所總稱。農家樂依托的是好看的自然田園景色,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能夠極大地舒緩都市人所面臨的各種精神壓力,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中牟縣依托草莓種植的優勢,并結合域內河湖水塘眾多的優勢,注重開發以草莓采摘、垂釣燒烤為主農家樂旅游形式。比較有名的是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羅宋村草莓合作社、岳氏草莓采摘基地、萬灘鎮桃園農家樂、鄭開垂釣基地、渠首漁村等。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2.1.1自然地理概況自然資源稟賦決定了農業發展的程度,也影響著休閑旅游景色的整體質量,進而決定著休閑農業吸引游客的能力。而本文的研究對象中牟縣位于河南省中部,是中原地區的中心地帶,北瀕黃河,水資源豐富,年降水量達616毫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農耕期多達 309 天,有高達240天的無霜期,這為多種植物生長和農作物復種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其中大蒜、西瓜、花生、等是中牟特色農產品,優越的自然環境帶來了豐富的農業資源,這是中牟縣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最大的優勢。同時中牟縣處鄭州、開封之間,與二者相距的車程均不過30分鐘,交通便利,連霍高速在縣城北11公里處穿過,極大便利了鄭州北環和西環的市民來中牟參觀游玩,加之鄭州國際機場也僅僅距離縣城28公里,機場高速可以快速高效地帶來大批游客,同時京港澳高速從縣域西部橫穿而過,鄭汴城市快速通道、隴?焖俾泛陀媱澖ㄔO的地鐵4號線,更是極大地節約了鄭州和開封市民到中牟的行車時間,便捷的交通使得鄭、汴城市居民進入中牟休閑度假異常方便。2.1.2歷史文化概況中牟縣位于黃河之濱,黃河在縣域北面呼嘯流過,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和見證地,中牟縣具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背景,縣域內眾多的文物遺跡交相輝映。據上世紀文物普查情況得知,全縣擁有百余處古文化遺產遺址,主要有仰韶文化遺址、裴李崗文化遺址、龍山文化遺址,也涌現出了包括朱固村、官渡橋村等具有鮮明風格的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出土的珍貴文物有龍山文化遺址的古磨棒、鏤空鼎足、古磨盤,裴李崗文化遺址的灰陶器,仰韶文化遺址的沙質陶鼎、古斧等,這些世所罕見的文物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珍品,是中某縣悠久文化傳統的見證者。同時,境內著名古跡還有戰國時期的梁惠王墓,建于宋代的壽圣寺雙塔、賢王趙德芳墓等,多重歷史重大事件使得中牟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旅游紀念意義。2.1.3經濟發展概況作為鄭州都市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的中心區域,中牟縣處于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帶上,尤其是近年來在科學確立“三大主導產業”(汽車產業、時尚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都市生態農業三大產業),打造三個產業園區(汽車服務業博覽園、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樹立三個“一千”目標(汽車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旅游人數達到千萬人次,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千億元)過程中,深入發掘了發展潛力,凝聚了發展動力。據《中牟縣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述,中牟縣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9億元,是2011年19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的1.5倍,年均增長高達9.3%,在經濟的突飛猛擊中,文化旅游產業隨之生長壯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的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面積達到132平方公里,現已累計引進項目58個,華強、海昌等優質文化企業相繼入駐,同時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50余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海寧皮革城、綠博園、方特、杉杉奧特萊斯等項目相繼投產運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中牟縣因此被評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縣和全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縣。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見圖2-1:
圖2-1 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統計圖2.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概況在2010年,為持續推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中牟縣提出了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在縣域經濟中的突出地位,由此帶來了近年來持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牟縣的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末的12.8:50.3:36.9調整升級為2019年末的8:32:60,現代產業結構體系的構建,為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截止2019年底,全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00余家,建成了晨明、匯藝、天邦、茂源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園數十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倍增長,萬畝西瓜、草莓、大孟鎮寬海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更加完善。生態建設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環境,才能吸引來游客,才能留得住游客。截止2019年底,全縣共建成各類總計980公里的155條生態廊道。實施了雁鳴湖生態水系、賈魯河生態水系、三劉寨灌區中央湖引黃調蓄等7大生態水系工程,水域面積新增了1500余公頃。同時以新建的3個森林公園為抓手,帶動群眾新增綠化面積6500公頃,使得全縣林地面積總計高達3.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在積極開展常態精細化大氣污染防范治理工作的基礎上,中牟縣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榮獲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單位的市、縣,由此持續優化了鄉村人居環境。全縣共涌現出一大批生態鎮生態村,其中有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的雁鳴湖鎮,包括白沙鎮、官渡鎮在內的省級生態鎮4個、包括雁鳴湖鎮韓寨村、姚家鎮姚家村在內的生態村23個,為休閑農業搭建了優質平臺。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中牟縣生態農業漸成格局,2019年中牟縣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八百多億元,旅游人數達一千萬人次,閑時就近到中牟休閑旅游的人數持續增多,休閑農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見圖2-2:圖2-2 2019年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圖2.3中牟縣休閑農業不同的發展模式2.3.1農家樂我們現今所說的“農家樂”旅游模式,最初是借鑒國外的鄉村旅游但同時帶著及其鮮明的農家印跡,這種產業模式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消費點,以城市市民為主要目標群體,提供吃住游玩為一體的旅游場所總稱。農家樂依托的是好看的自然田園景色,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能夠極大地舒緩都市人所面臨的各種精神壓力,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中牟縣依托草莓種植的優勢,并結合域內河湖水塘眾多的優勢,注重開發以草莓采摘、垂釣燒烤為主農家樂旅游形式。比較有名的是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羅宋村草莓合作社、岳氏草莓采摘基地、萬灘鎮桃園農家樂、鄭開垂釣基地、渠首漁村等。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2.1.3經濟發展概況作為鄭州都市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區疊加的中心區域,中牟縣處于當前河南經濟發展的核心帶上,尤其是近年來在科學確立“三大主導產業”(汽車產業、時尚文化創意旅游產業、都市生態農業三大產業),打造三個產業園區(汽車服務業博覽園、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樹立三個“一千”目標(汽車產業產值達到千億元,旅游人數達到千萬人次,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千億元)過程中,深入發掘了發展潛力,凝聚了發展動力。據《中牟縣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所述,中牟縣在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89億元,是2011年193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的1.5倍,年均增長高達9.3%,在經濟的突飛猛擊中,文化旅游產業隨之生長壯大,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跨越式發展。建設的鄭州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園,面積達到132平方公里,現已累計引進項目58個,華強、海昌等優質文化企業相繼入駐,同時華誼兄弟電影小鎮等50余個項目正在加快建設,海寧皮革城、綠博園、方特、杉杉奧特萊斯等項目相繼投產運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0億元,中牟縣因此被評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先進縣和全省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建設縣。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見圖2-1:
圖2-1 中牟縣歷年地區生產總值統計圖2.2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概況在2010年,為持續推進傳統農業的轉型升級,中牟縣提出了打造都市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戰略目標,明確了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在縣域經濟中的突出地位,由此帶來了近年來持續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中牟縣的產業結構比由2011年末的12.8:50.3:36.9調整升級為2019年末的8:32:60,現代產業結構體系的構建,為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產業基礎。截止2019年底,全縣擁有農民專業合作社500余家,建成了晨明、匯藝、天邦、茂源等現代都市生態農業園數十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倍增長,萬畝西瓜、草莓、大孟鎮寬海等特色農業產業基地更加完善。生態建設是休閑農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前提條件,只有在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環境,才能吸引來游客,才能留得住游客。截止2019年底,全縣共建成各類總計980公里的155條生態廊道。實施了雁鳴湖生態水系、賈魯河生態水系、三劉寨灌區中央湖引黃調蓄等7大生態水系工程,水域面積新增了1500余公頃。同時以新建的3個森林公園為抓手,帶動群眾新增綠化面積6500公頃,使得全縣林地面積總計高達3.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28%,在積極開展常態精細化大氣污染防范治理工作的基礎上,中牟縣成為全市唯一一個榮獲省級大氣污染防治先進單位的市、縣,由此持續優化了鄉村人居環境。全縣共涌現出一大批生態鎮生態村,其中有榮獲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的雁鳴湖鎮,包括白沙鎮、官渡鎮在內的省級生態鎮4個、包括雁鳴湖鎮韓寨村、姚家鎮姚家村在內的生態村23個,為休閑農業搭建了優質平臺。通過近幾年的努力,中牟縣生態農業漸成格局,2019年中牟縣農產品交易額達到八百多億元,旅游人數達一千萬人次,閑時就近到中牟休閑旅游的人數持續增多,休閑農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見圖2-2:圖2-2 2019年中牟縣三產業結構變化圖2.3中牟縣休閑農業不同的發展模式2.3.1農家樂我們現今所說的“農家樂”旅游模式,最初是借鑒國外的鄉村旅游但同時帶著及其鮮明的農家印跡,這種產業模式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消費點,以城市市民為主要目標群體,提供吃住游玩為一體的旅游場所總稱。農家樂依托的是好看的自然田園景色,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能夠極大地舒緩都市人所面臨的各種精神壓力,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中牟縣依托草莓種植的優勢,并結合域內河湖水塘眾多的優勢,注重開發以草莓采摘、垂釣燒烤為主農家樂旅游形式。比較有名的是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羅宋村草莓合作社、岳氏草莓采摘基地、萬灘鎮桃園農家樂、鄭開垂釣基地、渠首漁村等。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2.3中牟縣休閑農業不同的發展模式2.3.1農家樂我們現今所說的“農家樂”旅游模式,最初是借鑒國外的鄉村旅游但同時帶著及其鮮明的農家印跡,這種產業模式以農業和鄉村消費為消費點,以城市市民為主要目標群體,提供吃住游玩為一體的旅游場所總稱。農家樂依托的是好看的自然田園景色,突出了原汁原味的農家風味,能夠極大地舒緩都市人所面臨的各種精神壓力,所以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中牟縣依托草莓種植的優勢,并結合域內河湖水塘眾多的優勢,注重開發以草莓采摘、垂釣燒烤為主農家樂旅游形式。比較有名的是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羅宋村草莓合作社、岳氏草莓采摘基地、萬灘鎮桃園農家樂、鄭開垂釣基地、渠首漁村等。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2.3.2休閑農莊作為鄉村旅游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類型,休閑農莊多是農民作為經營主體,但是隨著休閑農業旅游的快速發展,資金充裕的大中型公司也開始開展此項業務,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和志義莊園是中牟休閑莊園的代表。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運作的萬邦雁鳴湖休閑漁莊,占地570余畝,投資人民幣高達3億元,園區以三個不同功能的小島作為主體,一個小島營造出精美的景觀,游客可以登島進行觀光旅游,第二個小島拔高定位,作為高級會所,主要接待高端客戶,最后一個小島集吃、住、娛為一體,是綜合體。園區養殖有特種魚類、種植了彩色蔬菜,是集觀光游覽、采摘垂釣為一體的都市型休閑農莊。河南志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了400余畝的志義莊園,以養殖生態魚類、進行農業觀光和提供休閑度假為主打業務,打造圍繞漁業進行旅游開發的休閑莊園新模式。2.3.3現代農業產業園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依托現代科技, 通過開發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在農業科技開發、示范和推廣基礎上,兼顧農業觀光旅游業務。作為河南省首批現代農業產業園,中牟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先頭指導、輻射引路全縣農業升級為目標,園區內主要有設施農業區、精品果蔬區、農業文化創意區、高檔花卉區等功能分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累計投資達30億元。近年來園區連續多年圓滿舉行農業嘉年華、中牟西瓜擂臺賽等節日、比賽,極大提高了影響力和知名度,先后榮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國家農業科技產業園區等榮譽稱號,創建成果顯著。同時,中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建設和當前中牟縣水系規劃建設、雁鳴湖風景區建設進行了充分的銜接,在給城市居民帶去體驗田園生活、旅游觀光休閑的基礎上,吸引城市大批量的資金、技術、人才等先進生產要素注入到農業,更進一步地打造科技領先環境優美的現代農業休閑產業園區。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如表2-1所示:表2-1 三種休閑農業發展模式比較分析模式優點缺點改進措施農家樂投入少、經營靈活;回報快,盈利能力強同質化競爭嚴重;配套設施較少,服務水平整體較低突出創新特色,開發體驗項目;突出服務特色,保持樸實淳厚本色;突出衛生特色,注重餐飲住宿整潔休閑農莊企業經營為主,服務水平高;設施較齊全,娛樂項目較豐富收益較高,但對運營難度較大;景觀體驗性較差;產業依托不夠引入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改進家族經營模式;明確經營理念,找準依托產業現代農業產業園政策支持力度較大,具有穩定的產業收入;經營狀況較好,提供大量安全豐富的農產品投入和規模較大,回報周期長;普遍面臨用地、資金、人才、規劃定位等問題引入社會資本、分攤本;找準定位,為科技產 業園,緊跟農業科技前沿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3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的 SWOT 分析SWOT分析法是一種競爭態勢分析方法,通過調查,一一列舉出與研究對象有緊密關系的各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并把這些不同因素相互匹配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從而把研究對象的自身內部資源和外部環境有機結合。在對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進行研究分析時,作為一種切實可行的研究方法,運用SWOT 分析法將會為促進中牟縣休閑農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3.1優勢(Strengths)一是地理位置優越。中牟位于河南省中部,作為鄭州市的市轄縣,東面緊挨著開封,向西緊鄰著鄭州,集空運、鐵路、公路各類運輸方式優勢于一體,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了四通八達的便捷交通。京九鐵路、106國道在縣域東部穿過,京廣鐵路、107國道在縣域西部穿過,組成縱向路網?h域內連霍高速、220國道、鄭開大道、鄭民高速等橫貫東西,組成橫向路網,縣域北面瀕臨黃河,城南距鄭州國際機場25公里。鄭州中心城區將有5條地鐵通向中牟,優越的位置,便捷的交通為中牟縣帶來了大量的游覽參觀人群。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見圖3-1:
3.2劣勢(Weakness)一是宣傳力度弱,品牌輻射能力不夠強。休閑農業目前在全國已經是一個熱點產業,但是中牟縣政府、相關部門以及休閑農業業主對觀光農業的宣傳重視不夠到位,即便是做了宣傳工作,也是籠統宣傳,持續時間短,覆蓋面窄,宣傳平臺、宣傳方法單一,產生不了有效的帶動吸引效果,并且只對一些名氣較大規模較大的產業項目進行宣傳,而對那些規模較小的休閑農業項目,要么不了解,要么不愿意花費成本宣傳,而小規模休閑農業業主,也沒有資金去進行有效長期宣傳,各方宣傳力度還有待提高。二是土地流轉有體制機制障礙。在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布的115號文件中,有這樣的規定:“在以農業為依托的休閑觀光項目和農業園區,設永久性餐飲、住宿、會議、大型停車場等的用地,不屬于設施農用地范圍,按非農建設用地管理”[②]。這條規定加大了休閑農業用地約束,因為在休閑農業開發中,成一定規模的園區為了一定會建設上述基礎設施,這就設置了一定的制度障礙。同時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基本農田只能種植大宗糧油作物,而休閑農業大多是憑借此類經濟作物賴以取得收益,這就使的休閑農業缺乏景觀和產品基礎?梢哉f,所涉及的土地違規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中牟縣大型農業項目中。三是季節性強,冬季經營慘淡。因為農業總是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特征,所以休閑農業也具有極其鮮明的時令性、季節性,春、夏、秋三季是中牟縣發展休閑農業的旺盛季節,而在冬季,除了個別園區有溫室大棚能夠提供采摘服務,因為農作物凋零,加之中牟縣是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無獨特冰雪景觀,所以休閑農業無法實現常年的持續性營收。3.3機遇(Opportunity)一是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大量客源。隨著國家戰略“中原經濟區”、“中原城市群”和地方戰略“鄭汴一體化”的提出,“大鄭州”格局逐步確立,未來隨著鄭州市及周邊城市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圈將會持續擴大,城市人口也必將大幅增長,這些都代表著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旅游觀光人群數量增加,給中牟縣休閑農業帶來了預期持續向好的市場潛力。二是面臨良好的宏觀背景和發展機遇,農業生態旅游作為旅游發展的新趨勢。近年來國家一直提倡生態環保,中央層面更是倡導綠色發展理念,發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相比較傳統旅游以取得經濟利益為重的目標,農業生態旅游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貫徹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環境收益。所以說自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極其重視休閑農業旅游,紛紛出臺了鼓勵扶持政策。同時,生態旅游的興起,也表明人們對于環境保護持續看重,可以說,農業生態旅游可以作為傳統大眾旅游的替代品蓬勃發展。三是經濟收入持續提高,引導消費結構調整升級。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是逐步得到滿足的,只有收入提高,滿足于吃、穿、住、行等生理需求后,才會轉為追求休閑娛樂的生活方式。在2019年,河南省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9700元,城鎮居民達到20000元,經濟的發展促使居民消費觀念發生改變,大量有旅游觀光需求的消費者為中牟縣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穩定長期的客源。中牟縣四年來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見圖3-2: 圖3-2 中牟縣四年來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3.4挑戰(Threat)一是休閑農業旅游模式面臨省域內其他旅游模式的挑戰。河南省孕育著豐厚且為數眾多的旅游資源,嵩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開封清明上河園、焦作云臺山、欒川老君山、鞏義康百萬莊園等均在河南這篇土地上巧妙融匯,天然孕育的景觀和創造出的人文資源相互爭輝,再加上這些景觀、建筑發展的時間早,也比較成熟,并且風格多樣,宣傳力度強,有較為完備的交通基礎設施,所以在游客中的知名度也較高,這樣消費者就能夠有更多其他的景區可選擇,從而造成分流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的游客。二是缺乏專業的管理運營人才。中牟縣多數休閑農業管理運作人員多是由原來農村人口直接轉化而來,并且休閑農業的發展伴隨著農村經濟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直接轉變,這就使得原來受教育水平低,相對服務素質不是很高的農民大量涌入休閑農業產業,使得服務質量跟不上休閑農業發展的需要。三是產品創新尚顯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中牟縣休閑農業項目尤其是以農家樂采摘園為主的小規模服務方式提供者,在看到此種方式能夠取得經濟效益時,紛紛效仿,有很多在前期并沒有進行項目開發設計規劃、致使特色不足,在開發經營模式、打造服務體系方面高度趨同,無非是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再輔以采摘、垂釣、燒烤等活動。這就造成了同質化競爭嚴重,以至于特色不足價格來湊的局面,由于缺少核心競爭力,阻礙了中牟縣休閑農業產業快速發展。4中牟縣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及重要性4.1提高農戶綜合收益休閑農業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互交叉的產業,服務要求很高,與之相匹配的度假村、酒店、超市、種植園等需要大量包括廚師、服務員、種植員等在內的服務人員, 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休閑農業產業經營者大多是選擇在當地招聘大量農民,并加以專業化的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在極大增加農民收入基礎上,使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4.2提高農民素質休閑農業的發展能夠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推動當地農村生態環境、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城市市民到鄉村進行旅游的過程,也是加強城鄉交流, 推動當地村民的經濟文化層面提高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城市中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現代觀念和生活習慣被農民所接收,使得農民學習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農村文化的發展和傳承。4.3深化農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在優化農業結構的基礎上, 通過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及旅游觀光等產業,可以多方面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新形式,休閑農業深刻地改變著城鄉二元結構,因為休閑農業在大力促進第一產業農業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建筑業、加工業等相關的第二產業和服務業、運輸業等相關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的提檔升級,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多功能產業的深層發展。4.4促進經濟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由于農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普遍偏低,發展休閑農業對整個地域的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因為休閑農業在在政府鼓勵政策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休閑農業為農村地區建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和高端的技術設備,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釋放農村土地資源潛力,從而實現小經濟帶動大經濟,小進步推動大進步,個別發展助力區域發展的良好局面?梢哉f,休閑農業很大程度上通過自身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地域的經濟水平的發展。
本文標題: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3.4挑戰(Threat)一是休閑農業旅游模式面臨省域內其他旅游模式的挑戰。河南省孕育著豐厚且為數眾多的旅游資源,嵩山少林寺、洛陽龍門石窟、開封清明上河園、焦作云臺山、欒川老君山、鞏義康百萬莊園等均在河南這篇土地上巧妙融匯,天然孕育的景觀和創造出的人文資源相互爭輝,再加上這些景觀、建筑發展的時間早,也比較成熟,并且風格多樣,宣傳力度強,有較為完備的交通基礎設施,所以在游客中的知名度也較高,這樣消費者就能夠有更多其他的景區可選擇,從而造成分流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的游客。二是缺乏專業的管理運營人才。中牟縣多數休閑農業管理運作人員多是由原來農村人口直接轉化而來,并且休閑農業的發展伴隨著農村經濟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直接轉變,這就使得原來受教育水平低,相對服務素質不是很高的農民大量涌入休閑農業產業,使得服務質量跟不上休閑農業發展的需要。三是產品創新尚顯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中牟縣休閑農業項目尤其是以農家樂采摘園為主的小規模服務方式提供者,在看到此種方式能夠取得經濟效益時,紛紛效仿,有很多在前期并沒有進行項目開發設計規劃、致使特色不足,在開發經營模式、打造服務體系方面高度趨同,無非是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再輔以采摘、垂釣、燒烤等活動。這就造成了同質化競爭嚴重,以至于特色不足價格來湊的局面,由于缺少核心競爭力,阻礙了中牟縣休閑農業產業快速發展。4中牟縣發展休閑農業的意義及重要性4.1提高農戶綜合收益休閑農業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互交叉的產業,服務要求很高,與之相匹配的度假村、酒店、超市、種植園等需要大量包括廚師、服務員、種植員等在內的服務人員, 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休閑農業產業經營者大多是選擇在當地招聘大量農民,并加以專業化的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在極大增加農民收入基礎上,使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4.2提高農民素質休閑農業的發展能夠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推動當地農村生態環境、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城市市民到鄉村進行旅游的過程,也是加強城鄉交流, 推動當地村民的經濟文化層面提高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城市中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現代觀念和生活習慣被農民所接收,使得農民學習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農村文化的發展和傳承。4.3深化農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在優化農業結構的基礎上, 通過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及旅游觀光等產業,可以多方面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新形式,休閑農業深刻地改變著城鄉二元結構,因為休閑農業在大力促進第一產業農業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建筑業、加工業等相關的第二產業和服務業、運輸業等相關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的提檔升級,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多功能產業的深層發展。4.4促進經濟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由于農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普遍偏低,發展休閑農業對整個地域的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因為休閑農業在在政府鼓勵政策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休閑農業為農村地區建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和高端的技術設備,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釋放農村土地資源潛力,從而實現小經濟帶動大經濟,小進步推動大進步,個別發展助力區域發展的良好局面?梢哉f,休閑農業很大程度上通過自身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地域的經濟水平的發展。
本文標題: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4.1提高農戶綜合收益休閑農業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相互交叉的產業,服務要求很高,與之相匹配的度假村、酒店、超市、種植園等需要大量包括廚師、服務員、種植員等在內的服務人員, 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休閑農業產業經營者大多是選擇在當地招聘大量農民,并加以專業化的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農村勞動力就業,在極大增加農民收入基礎上,使農民脫貧致富,走向小康。4.2提高農民素質休閑農業的發展能夠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積極推動當地農村生態環境、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并且城市市民到鄉村進行旅游的過程,也是加強城鄉交流, 推動當地村民的經濟文化層面提高的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城市中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現代觀念和生活習慣被農民所接收,使得農民學習更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促進了農村文化的發展和傳承。4.3深化農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在優化農業結構的基礎上, 通過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及旅游觀光等產業,可以多方面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新形式,休閑農業深刻地改變著城鄉二元結構,因為休閑農業在大力促進第一產業農業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建筑業、加工業等相關的第二產業和服務業、運輸業等相關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的提檔升級,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多功能產業的深層發展。4.4促進經濟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由于農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普遍偏低,發展休閑農業對整個地域的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因為休閑農業在在政府鼓勵政策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休閑農業為農村地區建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和高端的技術設備,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釋放農村土地資源潛力,從而實現小經濟帶動大經濟,小進步推動大進步,個別發展助力區域發展的良好局面?梢哉f,休閑農業很大程度上通過自身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地域的經濟水平的發展。
本文標題: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4.3深化農業轉型升級休閑農業在優化農業結構的基礎上, 通過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及旅游觀光等產業,可以多方面地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作為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相結合的新形式,休閑農業深刻地改變著城鄉二元結構,因為休閑農業在大力促進第一產業農業發展的同時,還積極帶動建筑業、加工業等相關的第二產業和服務業、運輸業等相關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從而進一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的的提檔升級,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多功能產業的深層發展。4.4促進經濟發展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但是由于農產品的附加值普遍不高,農業的經濟效益普遍偏低,發展休閑農業對整個地域的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因為休閑農業在在政府鼓勵政策和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休閑農業為農村地區建設提供了充裕的資金和高端的技術設備,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釋放農村土地資源潛力,從而實現小經濟帶動大經濟,小進步推動大進步,個別發展助力區域發展的良好局面?梢哉f,休閑農業很大程度上通過自身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地域的經濟水平的發展。
本文標題: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本文標題:本科生畢業論文:中牟縣休閑農業發展問題研究 由互聯網用戶整理提供,轉載分享請保留原作者信息,謝謝!
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鏈接地址:http://www.tjxdhtgt.com/ymlnews/5263.html